壓力表表殼外觀檢驗標準
2018-08-03
1 毛邊:由于機械沖壓或切割后未處理好,導致加工件邊緣或分型面處所產生的金屬毛刺。
2 劃傷:由于在加工或包裝、運輸過程中防護不當導致儀器儀表表殼表面出現的劃痕、削傷。
3 裁切不齊:由于儀器儀表表殼在加工過程中定位或設備固定不當,導致儀器儀表表殼邊緣切割不齊。
4 變形:因加工設備調校不當或材料因內應力而造成的儀器儀表表殼平面形變。
5 氧化生銹:因儀器儀表表殼加工后未進行相應防銹處理或處理措施不當,而導致儀器儀表表殼表面出現銹斑。
6 尺寸偏差:因加工設備的精度不夠,導致儀器儀表表殼尺寸偏差超過設計允許水平。
7 “R角”過大:儀器儀表表殼因折彎或沖壓設備精度不夠,導致折彎處弧度過大。
8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熱處理不好或材料生銹,其內部雜質導致金屬表面形成的凹痕。
9 倒圓角不夠:儀器儀表表殼裁切邊緣因切割或沖壓原因產生的銳邊未處理成圓弧狀,易導致割手。
10 焊接疤痕:儀器儀表表殼焊接后未經打磨刨光而殘留的凸起疤痕。
11 色差:儀器儀表表殼表面顏色與標準樣品顏色有差異。
12 異色點:在儀器儀表表殼表面出現顏色異于周圍顏色的點。
13 破裂:因機加工損傷而造成儀器儀表表殼的裂紋或細小開裂。
14 麻點:噴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細小顆粒。
15 堆漆:噴涂件表面出現局部的油漆堆積現象。
16 陰影:噴涂件表面出現的顏色比周圍暗的區域。
17 露底:噴涂件出現局部的油漆過薄而露出底材顏色的現象。
18 魚眼:由于溶劑揮發速度不對而在噴涂件表面出現凹痕或小坑。
19 飛油:超出了規定的噴涂區域。
20 剝落:儀器儀表表殼表面出現涂層脫落的現象。
21 色差:儀器儀表表殼表面顏色與標準樣品顏色有差異。
22 光澤度:儀器儀表表殼表面光澤與標準樣品光澤有差異。
23 手?。簝x器儀表表殼表面出現的手指印。
24 硬劃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儀器儀表表殼表面有明顯深度的劃痕(用指甲刮有明顯感覺)。
25 軟劃傷:沒有明顯深度的劃痕(無手感,但肉眼能明顯看出)。
26 毛絲:儀器儀表表殼表面出現細小的塵絲。
外觀檢驗條件
光源:在朝背散射的自然光照下,或在物件距光源0.65~1.0m的40W日光燈下。
目視距離:300-500mm。
目視角度:檢測面與人眼方向成45°~90°。
目視時間:5~10S。
尺寸檢驗條件
量測工具:精度為0.01mm的游標卡尺、精度為0.1mm的卷尺或鋼板尺、精度為0.01mm的塞尺、精度為0.01mm的塞規、色差儀、精度為0.01mm的高度規、精度為0.002mm的橫桿表。